|
扶残助残,走向希望!
——江油市老年病医院贫困重残集中照护试点工作纪实
在我们的生活中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或多或少有一些身体上或者精神上的缺陷,经常被人们忽视,即使出现在人群中,也多多少少会被议论残缺的肢体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“残疾人”。由于身体或精神上的缺陷,他们工作受到限制,没有经济来源,生活十分困难。在拥有 86万人口的江油市,这样的残疾人共有22901人,其中贫困重度残疾人2389人,他们分散居住在全市的24个乡镇(街道)。
2020年6月,根据绵阳市民政局《关于印发〈绵阳市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〉的通知》(绵民发〔2020〕5号)文件精神,江油市老年病医院被定为绵阳市贫困重残集中照护试点单位。为了让残疾人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,市老年病医院改造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试点托管房间16间,共计改造床位100张。除此之外,还特别安装独立电梯一部,为残疾人的出行提供了便利。
经过3个多月的时间,集中照护病区改造完成,焕然一新的房间,也迎来了它的居住者们。
健康缺席,父爱绝对不缺席
56岁的徐科林,是一位肢体二级残疾,生活不能自理的贫困重度残疾人员。在知道要来市老年病医院集中照护的时候,他显得很犹豫,但医护人员温柔轻语的安慰,生活环境的优美舒适,还是让他下定决心留在了老年病医院进行集中照护。在这里的每一天,他都觉得过得很充实,生活有专人照料,他再也不用担心买菜煮饭之类的生活上琐碎的问题,残疾的肢体每天都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康复训练,虽不能完全恢复,但减缓了肌肉的萎缩,偶尔也能用上力。除了这些,每天下午还开展了很多娱乐活动,画画,唱歌,象棋等等,让他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。
临近过年的时候,他突然开始唉声叹气,医护人员与他谈心,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心事。原来,他当初的犹豫,不是因为担心不适应,是因为他还是一名十岁孩子的父亲。他担心孩子放假回家,没有人照顾。了解情况以后,医护人员立即向院领导汇报,经过讨论决定,将他的儿子一起接过来,跟他过个团圆年。徐科林的儿子徐小明,在绵阳市角声华恩儿童村,马上要放寒假了,小朋友十分的想念爸爸,在乡镇干部的帮助下,徐小明来到医院。父子俩相拥一起,喜极而泣。儿子的到来,让徐科林更加积极了,从康复治疗到文娱活动,他努力用自己的方式给儿子做榜样。医护人员帮助他辅导儿子的寒假作业,闲暇时间父子俩还一起读书看报。集中照护的生活,让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徐小明说:“以前爸爸总是皱着眉头,现在他经常笑,每天都很开心,他开心了,我也很开心。”也许命运让你失去了健康,但不会阻止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父爱。
精神缺陷,精神世界没缺陷
70岁的李洪友,40岁的钟荣,53岁的涂道勇,他们没有肢体上的残疾,除了有些不爱卫生以外,看上去他们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,但其实,他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,是精神残疾人。
在入住市老年病医院之前,他们时有激动易怒表现,也有各种冲动行为,病情一直时好时差,监管困难。考虑到病人的特殊性,医护人员将他们安排在开展精神治疗的科室。陌生的环境,精神疾病的困扰,让初来乍到的他们,情绪很不稳定。还有依从性差、与病友之间发生冲突、不配合治疗、不愿意服药、不遵守病房规章制度等让人感到头疼的问题。而医护人员在面对患者的这些不良情绪及精神行为问题时,耐心细致,不厌其烦,即使遇到患者精神病态下辱骂,也从容微笑面对。耐心的劝说他们服药,帮助他们洗澡更衣,调解与病友之间的冲突等等,一点一点的改变着他们,让他们回到正常生活轨道上来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,他们的病情开始缓解,能主动配合服药,主动清理自己的个人卫生,还笑着和医护人员打招呼。精神症状得到消除,接下来就是如何让他们重拾往日生活信心和社会能力,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。医护人员为他们制定了个性化的精神康复方案,从日常生活技能训练、体能锻炼、人际关系、个人兴趣爱好、社会角色等多方面进行康复锻炼。他们从这些工娱活动中,逐渐脱离了病态的思维行为。
现在的他们,已经基本能够独立自理日常生活、不会随便发脾气、骂人、能够与病友沟通交流、还主动打电话问候家人,了解家中情况等等。他们的精神状况一直持续变好,相信他们一定能战胜疾病,带着健康身心,回归家庭社会,重新承担失去的角色。也许种种不幸,让你精神崩溃,但我们可以携手共进,撑起新的精神世界。
“医在身,爱在心”是江油市老年病医院秉承的服务理念,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,树立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,让每一位来院集中照护的残疾人,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,帮助他们走向新希望!
医疗服务热线:0816-3593666 在线QQ:2795915209
地址:四川省江油市含增镇 版权所有 江油市传染病医院(江油市老年病医院)
icp: 蜀ICP备2022003447号-1
|